罪与罚读后感3000字
罪与罚读后感3000字,一本好书是需要我们细细阅读的,在大家还没有看过罪与罚这本小说,可以先阅读这篇罪与罚读后感3000字!
罪与罚读后感3000字【1】
贫困的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在贫困、社会问题丛生的环境中发现了所谓“超人理论”,并且根据此理论杀死了一位放高x贷的老太婆,杀人后由于无法承受巨大的良心上的谴责,向妓x索尼亚忏悔,并在索尼亚的感召下自首,走上了一条通过服苦役而使自己复活的路。
人的心灵是一个无所不包、至大无边、至小无内的宇宙。
在她产生之初,并没有所谓的善恶之分。
人自从有了善恶之分,也就开始了堕落的道路。
因为,谁是终极的善恶判断者?很多事情,善中蕴含着恶,恶中蕴含着善。
人世间需要的不是夸夸其谈的“正人君子”,而是有信仰的人,佛也好、耶稣也好。
拉斯科尼科夫为什么会发现“超人理论”,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没有真正的信仰。
正如索尼亚所说:您离开了上帝,魔鬼就找到了您。
当人缺少信仰时,他就会非常的短视、盲目。
由于交替着被潜意识和意识控制,行动矛盾而迷乱,精神濒临分裂。
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拉斯柯尼科夫的内心如同一个不可揣测的深渊,它包含着开辟鸿蒙以来人类所有的善与恶、痛苦与微笑、平静与疯狂、同情与残忍。
只不过,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被压制在潜意识里面了。
拉斯科尼科夫是一个被所谓“崇高、伟大、恩主”等诸如此类的潜意识控制的人。
也就说,他认为仅仅活下去永远是不够的,他总希望有更大的生活目的。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这类所谓“崇高、伟大”之类的想法是否真的是“崇高、伟大”。
大凡有这样思想的人,在自己的潜意识里面已经将自己和另外一小部分人认为是崇高的,同时认为其他的绝大部分认为是不崇高、不伟大的,即平凡的、实际上就是卑鄙、x贱的。
可以供他驱使奴役的。
他们这样区分有真正的根据吗?没有,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从心理学上讲,是一种补偿心理。
既然他认为大部分人是卑鄙和x贱的,所以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清高、孤傲、不合群,愤世嫉俗。
大家也不怎么喜欢他。
他如果能够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是会干出一番事业的。
但是如果生存环境不好,他就会心中充满抱怨、愤愤不平,极端者走上歧路。
当今社会上,很多所谓精英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怀着干一番事业的崇高的、伟大的使命感,将绝大部分人看作是“虱子”,认为他们可以供自己奴役驱使,认为自己可以踏着他们的鲜血爬上自己理想的顶尖。
富士康的12连跳就是一个例子。
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丑恶就是因为这类人成为了社会的精英,成为了年轻人争先恐后模仿的对象,成了主流价值观。
前些天,地铁的一位小年轻说:“虽然黄光裕被抓进去了,但是我还是佩服他,他依然是我的偶像”。
这样的话,乍听感觉有个性,挺酷,但是细想一下则不寒而栗,一股彻骨的冰冷由心而生。
这类人如果成为主流,那么只能意味着堕落。
这类东西源于人的潜意识,即人的本能,永远都不可能消灭,所以人需要信仰。
所谓超人理论,只不过是为了私欲而行恶的一个借口,所以斯维加洛夫对主人公说:我们实际上是同一类人。
拉斯科尼科夫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和他自认为自己是“不平凡人”、“高尚”人的理论,他不甘于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去闯出一条路来,而是选择了铤而走险。
选择了杀死一个他认为非常卑鄙的老太婆,取得她的钱,这样,他就可以走捷径了,不用费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多的苦难。
可是,在杀人之后,他清楚的认识到,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卑鄙者。
一个x贱者。
与“超人”意识同时控制着拉斯科尼科夫的还有他的善,因此,在杀人之后,他受到了巨大的良心的惩罚,他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有着审美眼光的虱子,自己比老太婆更卑鄙、更x贱。
在走投无路中,他只能去向妓x,这个世俗社会中认为是最为x贱的女人去忏悔,去寻求复活之路。
纵观当今社会上,不顾做人的本分,不择手段满足自己私欲的人实际上是这个世界上最贫乏,最x贱、最痛苦的人。
他们可以通过狡猾暂时逃过法律的`惩罚,但是他们无法逃脱来自良知的惩罚。
《罪与罚》中的另外一个人物斯维里加洛夫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
他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可以杀人,甚至杀死自己的妻子。
但是,他最后在逛遍了所有的低级娱乐场所和小饭店后(陀氏这句话写的真妙),绝望的自杀了。
他是一个真正被上帝抛弃的人。
书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细节就是:斯维里加洛夫在自杀时,让旁边的卫兵告诉人们,他去美国了。
作者寓意何在。
美国是斯维里加洛夫这类人的天堂。
大家知道,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奋斗的国家。
拉斯科尼科夫所有的表现只不过是他的|“超人”理论与潜意识中善的争斗。
这种争斗使得他充满了矛盾,他一会儿将所有的钱救济的其他人,一会儿又杀死老太婆。
他对他的母亲、妹妹充满了爱,但是有时候却感到厌恶和憎恨。
他有的时候,认为自己是超人,有的时候却认为自己卑鄙x贱,像一只虱子。
拉斯柯尼科夫是放大的、典型化的你和我的化身,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
上天给你这么多的苦难是为了让你感受他的慈爱和光芒。
自认为崇高的人实际上是x贱的人。
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曲则全,枉则直。
伟大、崇高只能是这样成就:怀着悲悯的心,在背负人类苦难中成就自己的伟大。
罪与罚读后感2000字【2】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罪与罚》是他的一部卓越的社会哲理小说。
与许多的俄国当代小说一样,作者在《罪与罚》反应了俄国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探讨了贫穷与犯罪等一些社会问题。
《罪与罚》是一本社会心理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小说以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展现了拉斯科尔尼科夫在杀杀放高x贷老太婆和老太婆的妹妹后矛盾的内心世界。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感觉读不下去,但是慢慢地就会发现,里面充满了玄机,让人感觉压抑,想要大声的呐喊。
小说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住在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的一个穷大学生,他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
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
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
他经历了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
“我正要下决心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啊,但却害怕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这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原话。
他知道从那幢房子的大门出来要整整七百三十步,在出神的时候曾经数过。
他又一次去了那幢大房子把他父亲的一块扁平的旧银表典当给了放高x贷者,他仔细的观察了高x贷者的习惯,和房间的摆设,他在为那件事做准备,为那件还没决定的事做准备。
他既不能用言词、也不能用感叹来表达自己的激动与不安,在他感到压抑和不安的极端厌恶的时侯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马尔美拉陀夫因失业而陷入绝境,长女索尼娅被迫当了街头妓x。
读后感《《罪与罚》读后感》转自第九阅读网-www.d9read.net。
拉斯柯尔尼科夫不愿像马尔美拉陀夫那样任人宰割,他终于下定决心打算用“实验”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人”。
就在第二天,他得知放高x贷老太婆的妹妹晚上6点到7点不在家,他知道机会来了,当天他就假借典当之名又来到高x贷老太婆的屋子,用斧头砍死了她,又把她所有的钱财拿走,就在这时老太婆的妹妹外出回来,拉斯科尔尼科夫在慌乱中又杀死了她,他逃出后把东西都放在了一块石头底下。
浑浑噩噩的回到了住处。
次日清晨,拉斯科尔尼科夫收到警察局的传票,惊恐万分,后来得知是为追交欠款时才松了口气。
他在离开时无意中听到警官谈论昨晚凶杀案,紧张得昏厥过去,引起一警官注意。
他清醒后回到家里就卧床不起,几天不省人事,后来病情有所好转,但内心却处于更痛苦的矛盾冲突中。
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后,尽管没露痕迹,但是却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他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随之泯灭了,这是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心惩罚。
他意识到自己的“实验”失败了。
他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到索尼娅处,受到索尼娅宗教思想的感召,向她说出了犯罪的真相与动机。
在索尼娅的劝说下,他向警方投案自首。
拉斯柯尔尼科夫被判处8年苦役,来到了西伯利亚。
不久,索尼娅也来到了那里。
一天清晨,两人在河边相遇。
他们决心虔信上帝,以忏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难,获取精神上的新生。
读后感大全-名著读后感
书本中最吸引人的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前后的心理描写。
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双重人格的形象: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穷大学生,一个有正义感的青年,但同时他的性格阴郁、孤僻。
他在公园碰见被人骚扰的年轻女子,他用他自己仅剩的几个钱为她付车费送回家。
在马尔美拉陀夫被马车撞伤的时候,他把他送回家,看见他们连举办葬礼的钱也拿不出来,又拿出母亲今天刚寄来的钱送给他们一家孤儿寡母。
要知道那些钱是来之不易的,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母亲以养老金作抵押向别人借的,是他所有的钱。
但同时他又是一个让人难以琢磨的人,阴郁、孤僻···他让贫穷给压垮了,他欠了女房东一身债,怕和她见面,甚至害怕见到任何人。
总是像猫儿样从楼梯上悄悄地过去,偷偷溜掉,让谁也别看见他。
这个年轻人心里积聚了那么多愤懑不平的怒火,他蔑视一切,所以尽管他有青年人特有的爱面子心理,有时非常注意细节,可是穿着这身破烂儿外出,却丝毫也不觉得不好意思。
表面上看来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作为一个救助者出现在马尔美拉多夫的家中,他先是把受伤了的马拉美拉多夫护送回家;在其死后又出资帮助其孤儿寡母安排葬礼;在索尼娅受到陷害时又助其洗清冤屈。
卡捷琳娜甚至将其当成家里的靠山和救星,指望着他能够帮助她开办女子寄宿学校,从而彻底摆脱贫穷悲惨的命运。
而实际上马尔美拉多夫一家才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拯救者。
当拉斯科尔尼科夫救助重伤的马尔梅拉多夫后,之前痛苦不堪的心灵却因一个怜悯和救助而有了全新的感觉,心中产生了一种生命感和力量感,觉得自己的生命并未和那个老太婆一起死去。
而索尼娅正是他最终获得拯救的“圣母”。
《罪与罚》中写的最多的就是罚,“罪”只是仅仅占了全书的前面两章,而“罚”贯穿了大半。
不是身体上的惩罚,而是比这更严厉的道德的惩罚。
所以法律只是我们一种惩戒犯罪的一种途径,而另一种就是人内心心灵深处的谴责。
有时候法律不能使人认识大自己所犯的罪,而心灵深处的谴责则会让人更明白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读《罪与罚》有感【3】
青年拉斯科尼科夫杀了两个人,一个是计划内的,一个是计划外的。
事实上,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充满了计划外因素,某种恐惧使他连大门没关这个严重的事实都忽略了。
放下斧头那一刻起他就崩溃了:“难道是我杀死了老太婆吗?我杀死了我自己,而不是老太婆。
拉斯科尼科夫有一套自己的犯罪哲学,他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凡人,他们只是繁衍同类的材料,必须俯首帖耳地做奴隶;另一类是非凡的人,他们是统治者,可以不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甚至可以随意杀人。
为了把自己和家人从贫困病苦中拯救出来,也为了实践一下自己的那套理论,他举起斧头,结果了两条人命。
杀了人之后,拉斯科尼科夫的生活便堕入一种地狱般的焦躁。
三种来自不同方向的审判紧紧擭住了他。
一是代表法律和社会力量的审判官波尔费利,一是代表上帝之爱的索尼娅,最后就是来自拉斯科尼科夫内心的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道德谴责。
这三种力量最终把拉斯科尼科夫摧毁,他选择了自首,从而在监狱生活中获得解脱。
妥氏采用强大的心理分析和戏剧性的对白把这么一个故事讲述的一清二楚,并不遗余力地坦露出他对书中每位角色的同情,不堪生活重负酗酒身亡的小官吏,为了谋生出卖肉体但却拥有高尚品格的,为爱折磨走上自杀之路的富有鳏夫,还有这位初出茅庐,未能了解到生活的全部,便向魔鬼屈服的自命不凡的主人公。
再来谈谈这位主人公,妥氏在书末写道:“虽然他对自己做了严格的审判,他那变得冷酷的良心并没有从他以往的所作所为中找到特别可怕的罪恶,除了那个任何人都会碰到的简单的失策以外。
他感到羞愧,是因为他拉斯科尼科夫,由于某种盲目的命运的判决,才如此无望无声无息而又愚蠢地毁灭了,如果他想使自己的良心多少得到一点平静,那就只有俯首帖耳地向这个判决的荒谬屈服。
至此,作者才终于点透对罪犯的最后审判,这位拉斯科夫尼科夫,他之所以接受惩罚并不是出于对所犯罪行的忏悔,而是大难临头束手无策的妥协,在他的内心深处,自己的那套犯罪哲学依然在发挥效用,“那些人成功了,因此他们是对的;而我呢,失败了,所以我没有权利迈出这一步。
只有在这一点上,他才承认他有罪:他失败了,并且去自首了。
可见,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妥氏所倾注的与其说是彻底的同情,不如说是一种批判以及基督教式的宽容。
后者在代表基督精神的妓x索尼娅身上得到了体现,她追随拉斯科尼科夫来到流放地,八年内一直单向地用无私之爱感化着他,这份爱也许与爱情无关,也许直接来自于上帝。
最终使这位罪人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尽管他对自己的罪恶缺乏真正理智的反省,故事的最后,拉斯科尼科夫找到那本从未打开过的福音书,一个念头从他的脑海里掠过:“难道她的信仰,现在不应当成为我的信仰吗?”
上帝给了罪人新生。
大胡 子用了这本大部头的犯罪小说来布道。